走近恩施非遗文化实践活动(三)|| 一份坚守,觅非遗今生

时间:2022-02-18   信息来源:3044am永利集团欢迎您    阅读量:


2月16日,实践团走访了湖北省允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女儿城西兰卡普传承人梁春兰和土司路傩面传承人汪儒斌。

实践团上午前往了湖北省允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受到了允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员工的热情接待,员工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保护与传承、文化课特色实践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展开了为我们深入介绍。从纺线、染线,将备好的纱线装扣、上机扎粽,再到挑织等等,西兰卡普整个制作工序有30多道,而织出来的图案有100多种。

西普允曦工作人员在与我们介绍西兰卡普相关知识及发展现状)

实践团与西普允曦工作人员的合影)

实践团中午前往了恩施土家女儿城再访西兰卡普传承人梁春兰阿姨,梁阿姨与我们浅谈了自己对于西兰卡普传承的见解。西兰卡普起源于何时,并无史料记载。但至少在东汉时期,土家族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后汉书》中所记述的“武陵蛮”、“五溪蛮”“好五色衣”,已表明了土家先民喜“斑斓”服饰的审美倾向。传说西兰是人名,卡普是她织的花布。相传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见着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为了绣出白果花,她独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不料被又丑又坏的嫂嫂发现了,哥哥听信嫂嫂谗言,用板斧砍断了白果树,西兰摔死了,她的绣花艺术却被土家人传下来了。

大众居民以及游客对“西兰卡普”的了解还不够全面,这不利于“西兰卡普”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如何将“西兰卡普”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增强其文化竞争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兰卡普”,喜爱“西兰卡普”,也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西兰卡普”是国家宝贵的瑰宝,历史文化重要的传承,是无价的文物。

实践团成员与女儿城西兰卡普传承人梁阿姨合影)

实践团下午在土司城附近与恩施土家巴派傩面传承人“傩面汪”——汪儒斌展开了交谈,汪师傅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于傩面的坚守。傩面具的制作从选择材料上就开始讲究,选用枯木作为材料。木材质地朴实无华,却又内敛含光,制成而成的面具端庄正气。接下来便是雕刻,根据形象来进行雕刻,所有形象在线条和刀法上都有所区别,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听到汪儒斌本人对恩施传统傩面具的制作技艺的讲解,才知道傩面文化的博大精深。涵盖了恩施土家族人的生活缩影,是土家族无数代人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也可以称作土家文化的活化石。近些年来,恩施本土文化汉化严重,导致少数民族无数传统文化不断失传。汪儒斌也希望通过自己在恩施开办一家“恩施傩文化馆”,著书立说和不断教学,将传承了几千年的傩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更希望傩面与相互依存的傩戏,因时代变迁需要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带给更多人精神上的愉悦。恩施傩戏的传承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尚存一些不足,恩施傩戏一定会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成为恩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实践团成员采访傩面汪儒斌师傅)

(汪师傅结合傩面元素设计的书架)

实践团与傩面传承人汪儒斌师傅的合影)

在汪儒斌工作室的陈列墙面上,摆放着各色各样的傩面具,每一面傩面具都是取自一个形象,或是真实的人物,或是神话故事中的原型。这些面具,并有独立的故事,这些故事更是几千年来,人们在不断的丰富和传承下来的。透过对手工艺者汪儒斌进行深入采访,实践团总结出傩面具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都透露着质朴的艺术美感和美好的文化寓意。傩面具是傩戏的活化石,被称为民间的艺术瑰宝。它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蕴含的文化艺术底蕴,映射出灿烂无比的傩文化。傩戏是集迎神、祭祀、傩仪、队戏、赛戏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民间传统文化复合体。其脍炙人口又喜闻乐见的故事在传承中绽放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不仅蕴含着人们企盼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也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

传承非遗文化,展望非遗未来,我们在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革命、建设的沃土,厚植于人民改革和创造的伟大实践,成为人民革命和建设、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和建设实践中,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强大生命力。作为肩负祖国伟大复兴梦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意识到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提振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大意义。